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今日頭條 > 正文

        “雖然我看不見,但在這里分娩很安心!”盲人媽媽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順利產女

        時間:2023-07-30 13:47:57    來源:騰訊網    

        “雖然我看不見,但在這里分娩很安心!”盲人媽媽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順利產女

        日前,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楊浦院區產房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媽媽。狄女士因眼部疾病自幼雙目失明,但樂觀勇敢的她一直熱愛生活,并在工作中結識了丈夫。自懷孕初期起,狄女士就在產科副主任醫師李喜蓮處產檢。

        考慮到狄女士情況特殊,每次產檢,醫院會為狄女士提供就診、排隊等綠色服務,以減少等候時間,提升就醫舒適度。從最初的緊張忐忑,到分娩前的信心十足,整個孕期,產檢醫生的細心照顧和專業判斷,讓狄女士慢慢放下了焦慮。即便出現了妊娠糖尿病,在專業的飲食和運動指導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資料圖】

        分娩當日,在李喜蓮與助產士的幫助下,狄女士上午破膜引產,下午就迎來了可愛的女兒。

        “寶寶的酒窩像你一樣,我們給她戴了粉色的小帽子,現在我要把寶寶放在身邊和你貼貼……來跟著我的手雙手抱住她,對,就是這樣。”通過助產士的解說和幫助,母女之間的第一次觸碰,讓狄女士感受到了新生命的溫度。

        狄女士并不是第一位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分娩的盲人媽媽,對于這類孕產婦,醫院配有全流程配套服務,并覆蓋妊娠全周期,致力打造殘障人士友好型醫院。

        分娩前,醫護人員幫助孕婦提前熟悉診室、病房、分娩室等環境,通過語音資料加強防跌倒宣教,協同家屬參與孕產婦的行動輔助及監護。

        分娩時,視障或失明孕婦一般難以弄清楚自己的身體與物體、空間之間的位置關系,無法用常規方法預習和指導分娩過程,因此助產士會用語言指導及觸摸感知來協助孕婦分娩,例如用“現在宮縮來了,請深吸氣并用力屏氣,肚子可以把我的手頂起來”等幫助孕婦用力并反饋生產情況,增加分娩的信心。為了消除未知帶來的陌生感、恐懼感,助產士還會詳細說明每一步操作,以獲得產婦更好的配合,竭盡所能陪伴她們度過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

        分娩后,助產士會詳細描述嬰兒的行為、面部表情和特征,幫助產婦了解、觸摸自己的寶寶。出院前,由母乳專科護士指導家屬進行新生兒照護、協助產婦母乳喂養,增進家庭感情。

        “多年來,我們在保障特殊人群分娩安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健全服務體系,以最大程度減輕她們的心理、生理負擔。”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助理、產兒部部長顧蔚蓉介紹。

        為更好強化特殊人群關愛服務,提升殘障等特殊孕婦分娩體驗,醫院在就醫流程、硬件保障、人文關懷等方面優化升級,全面呵護特殊孕產婦的健康,增強她們生育的信心和希望。

        近期,醫院還組成“三個專班”重點突破“三大”管理難題,其中“醫療服務專班”聚焦患者服務體驗,全力開啟優質服務新篇章。

        作者:李晨琰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來源:院方供圖(受訪者表示無須打碼)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