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今日頭條 > 正文

        "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啟動"世遺"申報工作

        時間:2023-07-31 10:07:34    來源:中新網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河北陽原7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首次舉辦的考古科學大會7月29日至30日在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遺址所在地河北省陽原縣舉行,陽原縣委宣傳部大會期間向媒體提供的信息披露,泥河灣“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目前已經啟動,爭取今年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陽原縣官方介紹說,泥河灣遺址群享譽海內外,這里發現200萬年來數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連續的古人類遺存,至今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00多處,其中百萬年以上遺址就有50處,而且其文化連綿不斷,蘊含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元素獨特而珍貴。

        “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遺址群的發現與研究,為世界人類多地起源說提供了翔實的證據材料,對復原古人類的演化過程、重建中華大地先民的史前史、探尋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根基不可或缺。目前,泥河灣已經啟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聘請專業團隊編制申遺工作計劃和時間表,爭取今年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在“十四五”及更長一段時期內,當地將緊緊依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推動泥河灣研究與保護利用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推進泥河灣“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據了解,在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研究和保護利用情況方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簽訂了《泥河灣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協議》,在泥河灣盆地連續實施《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工作計劃》,新發掘泥河灣遺址20余處,出土古人類文化遺物10萬余件,并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泥河灣盆地古人類起源、演化的材料日益豐富,文化序列更加完善。此外,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經建成,泥河灣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泥河灣遺址博物館主體即將竣工。

        7月29日,首次考古科學大會在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遺址所在地河北省陽原縣開幕。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首次考古科學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局、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共同主辦,全國70余家考古科研及文博出版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代表參會。大會旨在梳理考古科學的理念、方法及目標,探討中國考古學的歷史與未來,聚焦考古學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建言獻策。(完)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