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上市銀行“發紅包”,15家銀行股息率超過6% 專家提醒:銀行股投資價值不能僅靠分紅來判定

        時間:2023-07-12 12:01:13    來源:大河財經    

        “得益于銀行股的分紅,上半年的收益還可以?!痹谀成缃黄脚_上,一位投資者分享著他高達9%的投資收益,“存銀行的利息真是不如買銀行股等分紅呀?!?/p>

        按照往年慣例,上市銀行將步入“分紅季”,此番派發紅包行動將持續到7月末至8月初,除青島農商行和鄭州銀行不進行分紅外,剩下40家銀行合計將派發現金紅利5877.03億元,較2021年度增長7.03%。

        千億元“紅包”陸續到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六大行擬分紅超過4000億元,且分紅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以千億元的分紅額繼續領跑,擬派息總額為1081.69億元。

        股份行方面,9家上市銀行擬派發“紅包”金額合計1279.56億元,占A股上市銀行現金分紅金額的兩成。其中,招商銀行分紅金額和分紅比例均領先,分別達到438.32億元和33.01%。

        (數據來源:Wind數據)

        銀行股息率遠超存款和理財收益率

        根據Wind數據,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5家銀行股息率超過6%,其中浙商銀行、興業銀行、渝農商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這5家銀行股息率均在7%以上。

        6月以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先后開啟新一輪存款 “降息潮 ”,不少存款產品的收益率跌至“2字頭”。

        “銀行存款利率太低了,我把存銀行的錢直接買了銀行股,看中的就是銀行的高股息?!币晃煌顿Y者對記者稱,他于2022年7月8日,花12.22萬元買了2萬股上海銀行,今年獲得的分紅收益約8000元?!吧虾cy行的股息率為6%左右,我持有這只股票大概12年,肯定能翻倍?!?/p>

        劉先生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的投資者,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常說把錢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每年5、6個點的分紅比存款利息高,我一直還算認同。去年我為了股息買了頭部兩家上市銀行,沒想到遇上大漲行情,實屬意外。”

        去年理財產品遭遇了“破凈潮”,投資者變得更加保守。部分追求高收益率的投資者,轉頭擁抱高股息的銀行股。

        據招商證券統計 ,截至6月15日,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平均7天年化收益率為2.25%,其中大行現金管理類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2.08%,股份行為2.36%,城農商行為2.26%。

        認同“買銀行理財不如買銀行股的投資者不在少數?!般y行股股價走勢平穩,長期來看,不僅可以賺取高股息,還能獲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倍辔煌顿Y者如此向記者表示。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也曾公開表示過類似觀點:“我們的股息率已經遠遠高過理財產品了,同時持有之后還有獲利的機會?!?022年3月,他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稱,建設銀行2005年上市以來,累計派息超過9000億元,建行A股2019年、2016年股息率分別達到了4.48%、5.05%, H股股息率分別達到了5.66%和6.09%。

        投資銀行股需謹慎,不能僅靠分紅判斷銀行股價值

        購買銀行股,投資者需要先在證券公司進行開戶,然后在綁定相關的信息以及銀行卡,最后就可以按照交易規則對銀行股票進行購買了。

        年初至6月30日,A股市場上42家上市銀行中有20家實現上漲,銀行板塊整體上漲5.65%,其中,中國銀行最高漲幅位居第一,達到24.05%。不過另有半數銀行股價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有銀行跌幅一度超過20%。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銀行股上半年漲跌不一是由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如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監管政策的調整、市場競爭的壓力等?!半m然銀行股的分紅能力較強,但是股價的表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僅僅依靠分紅來判斷其投資價值?!?/p>

        相關專家提醒稱,“銀行股與銀行理財產品是兩種不同金融產品,前者屬于權益資產,從底層資產及經驗看,權益資產市場波動高于理財產品?!?/p>

        買銀行股等分紅還是買銀行理財,這需要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來決定。投資股票會出現股價波動較大的情況,銀行股投資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長期持有;而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短線持有容易產生焦慮感,這類投資者更適合普通的固收類銀行理財,此外,銀行理財產品資金的流動性和靈活性也是銀行股所不具備的。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