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特別關注 > 正文

        上市13年,奶粉巨頭雅士利揮別資本市場

        時間:2023-07-08 08:07:31    來源:易簡財經    

        上市13年,在奶粉行業歷經磨難、幾經浮沉的雅士利國際,正式揮別資本市場。

        7月5日下午,雅士利與蒙牛乳業等發布聯合公告,自當日下午4時起,雅士利股份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予撤銷。目前,雅士利國際已為停牌狀態。


        (資料圖片)

        雅士利于2013年和蒙牛成功并購,從此蒙牛成為了雅士利的第一控股人。但之后的道路,雅士利走得并不輕松。

        雅士利不僅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2010年上市后,其股價一度達到5.32港元/股,如今卻僅剩1.2港元/股。

        雅士利的業績表現也十分慘淡,2022年其錄得凈利潤-2.31億元,同比下滑183.57%。

        對于蒙牛而言,雅士利已然成了“拖累”。但私有化能否成功扭轉雅士利的坎坷命運,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與蒙牛“聯姻”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雅士利國際旗下奶粉品牌包含雅士利、多美滋、瑞哺恩、朵拉小羊等,產品覆蓋牛奶粉、有機奶粉等多個主流品類,向成人粉、嬰配粉多向發力。

        雅士利創辦于1983年,原名為“愛群食品廠”,是做休閑食品的。1995年,雅士利開始涉足奶粉制造行業,憑借物美價廉收獲了一批忠實粉絲,迅速成長為二線奶粉市場的佼佼者。

        轉折點在2008年,三鹿集團的毒奶粉事件,讓整個中國奶粉行業都大受打擊,雅士利也不例外,全年虧損一度達到6億元。

        不過,雅士利痛定思痛,迅速化危為機,率先復工,并在市場空缺之時迅速搶占市場。2009年,雅士利以7.6%的市場占有率,成為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第三。2010年11月,雅士利成功登陸港交所。

        2013年時,雅士利又被蒙牛所青睞,時任蒙牛總裁孫伊萍決定以不超過124.57億港元收購雅士利。

        用孫伊萍的話來說,這對于兩家公司的股東有著重要的意義。“國內乳粉市場空間巨大,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奶粉品牌之一,雅士利的加入將有效地加強雙方的業務平臺,與蒙牛奶粉業務形成互補。”

        簡單來說,奶粉板塊一直是蒙牛短板,雅士利將成其補齊短板的主力之一。

        股價、業績一落千丈

        但現實比想象骨感,收購之后,雅士利不僅股價開始“跌跌不休”,業績也走向了下坡路。

        2013年時,雅士利股價曾迎來高光時刻,一度達到5.32港元/股,但在這之后,雅士利股價一路走低,常年徘徊在1港元/股左右。

        二級市場表現不佳,雅士利的業績也是一片慘淡。2019年-2021年,雅士利的凈利潤分別為1.12億元、4415萬元和-8136.3萬元。

        2022年雅士利虧損進一步擴大。根據其最新財報,2022年,雅士利實現收入約為37.38億元,同比下降15.7%,虧損則約為2.31億元,同比擴大183.4%。

        盈利能力上,雅士利2022年的毛利率僅有28.10%,較上年下降4.8個百分點,為2007年以來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方面,這是雅士利近五年以來,營收首次出現下滑。凈利潤方面,在港股眾多上市乳企中,雅士利的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甚至超過“虧損王”麥趣爾。

        此外,有公開報道顯示,在國內奶粉行業銷售榜單上,雅士利連續多年排在前五名之外,近兩年更是直接跌出了行業前十。

        成為蒙牛拖累

        蒙牛可能也沒想到,曾經寄予厚望的雅士利,反成了拖累。

        根據蒙牛財報,2018-2021年,蒙牛奶粉業務收入分別是60.17億元、78.70億元、45.73億元、49.49億元。

        這不僅離其曾立下的目標相去甚遠——

        2020年蒙牛立下目標,未來三年進入中國市場前三,而沒有100億是進不了全國前三的,所以其目標是要做100億。

        蒙牛與其他競爭乳企,如伊利、飛鶴等之間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2022年,蒙牛奶粉業務營收由2021年的49.49億元降至38.6億元,下滑22%,其中下半年同比下滑18.1%。

        蒙牛曾解釋稱,這是受去年國標升級下的新舊產品換代所致,公司目前已完成所有配方批準,2023年低基數下有望實現恢復增長。

        但在蒙牛將奶粉業務營收下滑的原因歸結于外部因素時,同期伊利在奶粉和奶制品方面的營收卻高達262.6億,同比增長62.1%,剔除澳優并表后的內生增速為25.24%。

        而眾所周知,蒙牛奶粉業務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雅士利,蒙牛奶粉業務近八成營收都由其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奶粉業務中的另一收入來源時貝拉米,這些年表現也不理想。

        2021年,貝拉米營收從去年的10億元直接腰斬至5億,也是這一年,因為超高溢價收購,蒙牛對貝拉米計提減值6.2億元,進一步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

        或許正是貝米拉的存在,加快了蒙牛私有化雅士利的步伐。

        未來走向何方?

        自去年3月開始,市場上便傳來雅士利即將私有化退市的消息。

        2022年3月14日,雅士利在開盤交易一小時后突然宣布停牌,股價一度暴漲106.5%。

        復牌后,蒙牛宣布或將對雅士利國際提出潛在附前提條件私有化要約,涉及以每股1.20港元的價格注銷后者股份。

        此前3月9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25%雅士利收購案已于2023年3月9日完成,至此,所有私有化計劃的先決條件已達成。到現在,其私有化提案終于獲得了批準并實施。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退市對于雅士利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雅士利國際退市之后,可以不再受到資本等外部因素的干擾,能夠放開手腳大干一場,日后還可以再回資本市場。”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不確定因素太多,未來其將走向何方,還未可知。”

        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蒙牛都要追逐著伊利的步子前進了。

        ?END?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