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零跑汽車,起死回生?

        時間:2023-07-07 18:17:48    來源:金角財經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夢清

        奄奄一息的零跑汽車有了復蘇跡象。


        (資料圖片)

        從3月初發動價格戰以來,零跑汽車的銷量開始回暖。6月份,零跑汽車賣出了1.3萬臺,創下歷史新高。

        就在零跑暫時走出銷量危機之時,同行們卻效法自己來揮舞價格鐮刀,在全行業進入淘汰賽的當下,各家都在拼命搶奪船票的時刻,零跑汽車賴以生存的高性價比的標簽,正在失去以往的威力。

        但能將自己從谷底中拯救出來的車企并不多,而零跑從創立以來,已經歷過一次這樣的至暗時刻,在上一次的2019年,零跑憑借著及時轉舵轉危為安。

        這一次,零跑還能安穩著陸嗎?

        換成同行來卷自己

        曾命懸一線的零跑汽車,以降價的方式暫時穩住局面。

        在特斯拉在年初掀起價格戰的時間節點上,零跑汽車選擇逆勢漲價,遭遇了銷量“滑鐵盧”。

        1月份,零跑汽車只賣出了1139臺,同比環比大跌均超8成,在新能源車企銷量普遍大跌的背景下,零跑成為其中跌的最突出的車企;2月份銷量雖有好轉,但也只賣出了3100多臺。

        眼看著銷量跌到谷底,零跑無奈祭出“降價”的大招。

        3月1日,零跑汽車舉辦了2023新品發布會,會議的核心主題就是降價,零跑甚至喊出了“零跑不是追求油電同價,而是電車比油車價格更低”的口號。

        從當天發布的4款產品來看,入門級車型零跑T03降至5.99萬元;零跑C01的價格從剛上市時接近20萬元的起步價,來到了14.98萬元-22.88萬元的價格區間;零跑C11純電版也降到了15.58萬元-21.98萬元。

        被零跑視為“救命稻草”的零跑C11增程版的價格,起售價也是跌破14.98萬元。零跑是國內首個將中大型增程車的價格卷到了20萬元以下的價格區間。

        從逆勢漲價到降價急先鋒,零跑在不到三個月內的“大變臉”引來業界非議,認為零跑這樣做損人不利己,既難以提振自己帶來銷量,還把當時已經有些風聲鶴唳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攪得更加動蕩不安。

        盡管伴隨著爭議,但零跑汽車的銷量在逐步回暖。

        4月份零跑汽車的銷量飆升到了8000多臺,5月份,零跑汽車已經重新回到月銷萬臺的水平,到了6月份零跑以1.3萬臺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資本方面也對零跑汽車重拾信心。3月份,零跑汽車的股價還在27港元左右的低谷徘徊,隨著銷量的回暖,零跑汽車的股價也在7月份沖破了40港元的大關。

        就在零跑汽車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競品同樣采取降價手段來反制。

        就在零跑汽車月銷量沖高1.3萬臺的6月,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的年度重要產品深藍S7上市。這是一款定位為中型的SUV,車身大小與零跑的C11相差無幾,其中深藍S7增程也將價格拉到了15萬元以下,定價為14.99萬元,超過業內大部人的預判。

        可以說,深藍S7幾乎是一款與零跑C11貼臉競爭的車型。

        除此之外,長城也在5月底上新了哈弗梟龍,搭載了長城最新研發出來的“四驅體驗,兩驅價格”Hi4混動技術,吉利也推出了銀河L7等在同個價位競爭的產品。

        目前零跑汽車近70%的銷量,都是由零跑C11車系貢獻,接下來與各類競品的直接對碰將決定未來的命運。

        撐不起來的全域自研

        一直以來,零跑汽車對外宣傳“全域自研”,這也被零跑視作區別于其他車企的“核心競爭力”。

        所謂“全域自研”,即指汽車中最重要的動力、智駕、座艙系統等方面從底層開始搭建,實現「軟件+硬件」全部自主研發。

        在零跑看來,實現“全域自研”最終可以帶來成本上的降低,這也是其喊出“做 用戶代工廠”的底氣所在,同時也可以自己掌握核心科技,避免把靈魂交到別人手里。

        從零跑汽車推出的產品技術來看,并沒有為其帶來超越其他車企的體驗,也沒有為其品牌打上鮮明的科技烙印。2019-2022年,零跑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分別為3.58億元、2.89億元、7.40億元、14.11億元,四年累計在研發上的支出僅為30億元,還不如蔚來、小鵬、理想一年在研發上砸下的錢。

        拿零跑自研的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來說,算力只有8.4TOPS,相比于其他車企搭載的自動駕駛芯片,算力上存在明顯差距,很難滿足當下的競爭需求。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進入智能化競爭的下半場,在自動駕駛領域,國內華為、小鵬、理想等頭部車企已從高速NOA階段開始卷向城市NOA階段,反觀零跑汽車,目前的自動駕駛能力還停留在高速NOA階段,而且即使是高速NOA,其在功能上的表現,也尚不及小鵬、理想等車企。

        零跑汽車所期望的,希望通過全域自研的方式最終實現成本上的降低,但這最終還是要建立在規模效應的基礎之上。對于現階段的零跑來說,也很難達成。朱江明也曾表示,年銷規模達20萬輛以上,才可以覆蓋全域自研所有的研發成本。

        但零跑今年上半年只賣出了4.4萬輛,僅完成能夠覆蓋所有自研成目標銷量的22%,零跑雖然暫時走出了銷量的低谷,但也未能真正擺脫危機。

        零跑還能降多久

        在競品加大降價力度之時,備受期待的“全域自研”尚未展示降本增效之功效,零跑在降價上的可持續性決定了未來的公司走勢。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零跑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受限制的現金還有88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光是經營虧損就用掉了11個億,按照這樣的燒錢速度,若無法啟動圈錢融資,那么零跑賬上的錢還夠再燒個兩年。

        2022年零跑盡管在交付表現上頗有行業黑馬的味道,但在業績層面,則是賣得越好,虧得越多。

        2022全年零跑實現營收123.8億元,同比增長近300%,只是在利潤表現方面,零跑歸母凈利虧損超51億元,同比負增長近80%。

        零跑汽車的毛利率到現在為止還是個負數。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零跑汽車賣車的錢還抵不過造車的成本,甚至都抵不夠材料的成本。

        因此,零跑的“降本增效”只能從細節上“摳”出來。零跑汽車管理層近期也表示,為降低收件,零跑在成本方面進行了優化。例如純電車型減少了行李架、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不必要的配置。簡單點理解,就是在降價的同時進行減配。

        去年以來,零跑汽車就因部分月份的交付量與上險量存在較大差距,面臨著銷量“造假”的質疑。今年4月份零跑汽車濟南融創茂零跑店店長張某公開質疑零跑汽車涉嫌銷量造假,包括強迫經銷商完成車輛上牌以套取國補等。

        零跑汽車對此回應稱“不實信息”、“已啟動司法程序維權”。爆料人張某則正面硬剛,稱“內容全部屬實,可提供相關證據”。

        伴隨著巨大的爭議,零跑汽車的品牌影響力必然會受到影響。或許,相比這種略顯“小氣”的各種“摳”成本,不如效法蔚來去中東圈錢融資來擴充彈藥更為瀟灑。

        參考資料:

        1.界面新聞《全域自研是對抗巨頭降價的妙招?朱江明:打價格戰中國人沒輸過》

        2. 騰訊深網《早知道要花200億,我可能早就不干了》

        3. 連線出行《零跑逼急經銷商》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