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 > 正文

        這個聚集了最活躍群體的新興產業,如何更好實現黨建引領與賦能?

        時間:2023-07-08 06:05:54    來源:濱海網    

        在理念思路上進行升華,在體制機制上進行整塑,在重點難點上進行突破,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求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與產業的健康與安全發展離不開黨建的引領與賦能。

        當前,數字產業黨建已經走過了萌芽探索期,積累了一定知識與經驗,來到了需要系統思考、整體謀劃設計的新一輪創新突破臨界點上。總體而言,數字產業黨建的系統升級需在理念思路上進行升華,在體制機制上進行整塑,在重點難點上進行突破,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求變。

        一、整體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共謀數字產業黨建之“道”

        數字產業具有不同于其他傳統產業的獨特性。它不僅是一個新興產業,擁有新型的組織形態,同時也代表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數字經濟與產業集聚了最活躍的生產力、最年輕的從業群體、最多元的思想、最復雜的利益訴求,其從業人員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認知模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別于傳統領域。數字產業黨建需要在整體把握這些產業特征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一體謀劃、統籌布局、系統整合,同時也需要自下而上不斷從基層匯總個性經驗,凝練與升華出“共性”與“共識”。

        作為一個新興的黨建領域,目前數字產業黨建自身的領導力量和工作基礎都是比較薄弱的,迫切需要依托黨建聯建網絡的力量。一方面,將數字產業黨建納入區域化大黨建格局,通過成熟的黨建聯建工作機制,推動實現上下聯動、區域統籌、各方協同、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數字產業黨建也能以其自身獨有的資源優勢為區域化大黨建賦能,相互借力。

        要加快數字產業黨建工作進程,必須發揮組織體系的力量,加強規范化制度化的指導和支持。這不僅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明晰原則與理念,也需要有具體的方法論層面的指導,明確“成事之法”。上級黨組織在提出高屋建瓴的原則要求的同時,要盡可能多地給出清晰的評價體系、操作規范、方式方法,讓基層有可參照的“指南”。事實上,許多區域都越來越重視對黨建工作方法、操作流程的總結提煉,這對仍然處于懵懂中的部分基層組織來說很及時、也很重要。在黨建創新的環節上,要發揮好民主集中制,在基層和上級黨委之間形成具體有效的溝通機制,讓經驗和問題能夠順暢地上傳下達,形成“活”的循環。

        二、找準“融合點”,激發數字產業黨建內生動力

        “數字思維”是實現數字經濟與黨建雙向融合、同頻共振的紐帶。數字思維在黨建中的運用不僅僅是指實現各類黨建業務與功能的數字化,更體現在以數字為媒介深化對黨建的認知。將目標導向、客觀高效、系統連續、開放融合等數字思維和理念融入黨建工作,有助于厘清黨建實踐中的現狀與問題,發現不同現象間的邏輯關系與因果關系,探尋規律與本質以做出有預見性的判斷。在數字思維加持下,黨建能夠更順暢地融合進數字產業之中,把準數字產業的脈搏,對其中的人、事、物的特征與個性實現有針對性的理解和把握。基層各個黨組織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加深對所在企業和黨組織自身結構特征的了解,區域黨建聯盟與上級行業黨委則可以基于基層組織的數據,形成對區域內數字產業黨建的整體分析、精準定位,進行查缺補漏,優化資源配置。

        數字經濟黨建要充分發揮“黏合劑”作用。數字經濟發展要形成“一盤棋”統籌,需要多方協同助力,黨建是填補空白、凝聚合力的關鍵“黏合劑”。通過黨建的互聯共建,可以加速整合“條塊”力量、打通各職能部門、促進“上下”聯動,推進區域內相關部門在數字經濟發展的目標前景、發展路徑與具體政策上達成共識,形成集中統一領導和統籌協調機制。針對數字黨建建設區域性的統籌領導機制,可以進一步發揮黨建的媒介和平臺作用,構建起數字經濟的專屬黨建生態圈和互聯網絡,通過組織聯建、活動聯辦等形式促進企業間、產業鏈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在企業內部,黨建仍須加強與業務之間的黏合度,黨組織既要始終保持作為政治組織的獨立性,也要關注企業內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推進經濟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黨建既要融入決策層,參與企業決策與治理,又要關注普通職工群眾,營造和諧的黨群關系,服務好團結好黨員群眾;既要把支部建在主營業務和項目上,把黨員安排在關鍵崗位上,又要從關鍵崗位中培養黨員,將企業骨干培養成黨員。黨的建設要真正內化于數字經濟和產業的發展之中,實實在在地深入行業發展的各個重要環節,而不能懸浮在行業之上,成為好看的“花架子”。

        三、精準定位,黨建引領暢通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黨建工作落腳點在人,關鍵點也在人。在具體的制度環境、各種資源條件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有些地方黨的建設有聲有色、效果明顯,而有些地方卻問題多多,其中差異就在于“人”。黨建引領數字產業發展,首先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的發展促進產業經濟的整體發展。

        支持和幫助黨員個人成長、成熟,是黨的基層組織應增強的一項基本功能。數字行業的從業人員具有年紀輕、學歷高、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強等特點,黨建工作應當積極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突出黨員個性化選擇和定制化需求,改變僅靠“灌輸”“填鴨”進行黨員教育的死板方式,讓黨員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自主自發參與的氛圍。當然,數字行業黨建工作在積極運用數字技術和手段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陷入“技術利維坦”,避免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技術手段代替不了真情實感,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與鏈接,黨的組織就失去了“溫度”。運用技術并不是為了讓黨建變得更“炫”,技術運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

        為發展做好服務是企業和行業黨建的基石。數字經濟是正在蓬勃發展的新經濟形態,針對數字產業的配套政策與服務也要及時補充跟進。不同類型的數字產業所需的服務有“共性”也有“個性”。加快構建數字經濟配套服務體系,首先要對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實現精準捕捉與匯總,同時暢通需求表達和服務傳輸機制。企業黨建應結合國家發展戰略與本企業的發展目標和需求,不斷完善“服務鏈”,即從對內信息匯總、對外溝通和鏈接資源到政策服務的輸入,實現全過程服務。以黨建為媒,加強企業間、企業與科研高校、企業與政府間的聯絡溝通,精準收集并推送數字產業相關政策、服務資訊和活動內容,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區域化黨建可以成為提升服務效能的引擎器,加速統合數字產業當中多元主體的訴求,提煉數字產業發展中的共通問題,對接政府開展精準施策,制定“訂單式服務”。同時,推動區域內相關部門匯聚合力,層層推進深化行政服務機制改革,提升行政服務效率,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打造“綠色通道”。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