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光明日報:呵護“文博熱”背后的敬心與誠意

        時間:2023-07-27 18:59:30    來源: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個暑期,“文博熱”有增無減,文博院館的客流用“井噴”來形容實不為過。根據網友上傳的圖文動態,在熱門文博機構中,目之所及都是“人從眾”的密集身影,熱門展覽門票基本都是“手慢無”。面對“波濤洶涌”的客流以及公眾高漲的參觀熱情,不少文博機構紛紛調整相關入館政策。

        據媒體報道,陜西歷史博物館周日延長開放時間;北京多個景區場館調整預約放票時間,一些景區場館提前或延長開放時間;江西滕王閣管理處臨時開放夜游場……國家文物局日前更是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博物館暑期等節假日開放服務工作,“一票難求”的熱門場館應提前做好預案,結合自身承載能力,適當增加門票投放量或預約名額等。

        暑期里的這波“文博熱”并非毫無征兆。近年來,隨著公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認同與日俱增,加之傳統文化的呈現與表達形式不斷迭代出新,“逛館”已融入日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社交媒體上,圍繞文博的話題不斷豐富和拓展,頻頻“出圈”引發共鳴乃至共振;文旅消費動力十足、潛力無限,成為不容小覷的消費增長點。不夸張地說,“文博熱”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更已成為一種文化景觀。

        當前,學生群體中強勁而持續的文旅研學風又為“文博熱”加了一把柴。奔向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的腳步,滿載觸摸歷史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親近歷史的敬畏心。叩響歷史門扉的敬心和誠意,應該被細心呵護。傳承傳統文化的綿長力量、夯實文化自信的精神種子就蘊藏其中。

        眼下文博院館的“一票難求”,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公眾對這些公共文化機構創新服務投下的認可票和贊成票。但如何提升預約參觀精細化管理水平,尤其是照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現實“逛館”困難,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在相關的公共討論中,在線上預約之外增加線下現場售票的選擇,以滿足數字時代弱勢群體的購票需求,成全“說走就走”的看展意愿,是音量最大的呼聲。另一個比較集中的訴求則是基于后疫情時代的安全防控需求,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靈活調整文博院館的承載容量,并動態監測門票容量池,及時釋放余票資源;同時優化購票機制,堵住“黃牛”漏洞,不浪費每一張門票,不辜負每一份期待。

        在提升門票預約等服務的精細化、透明化水平之余,更好回應公眾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還需超越一館一院的視野,在更大的視域內統籌文博相關資源,創新并拓展文旅消費場景,精心打造一串而非單個的文旅體驗路線,在擴大供給、更好承接消費熱潮的同時,引領帶動其他資源方提升開放、利用及管理水平,持續鍛造內容產出、運營等核心競爭力。

        這個夏天,樂見“文博熱”持續升溫,乘勢而上破新題開新局。(王丹)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