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 > 正文

        推動車能融合 探索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能量互動

        時間:2023-07-31 10:08:04    來源:新華網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提高,有序充電問題備受各界關注。近日,多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明確引導用戶廣泛參與智能有序充電和車網互動,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應用試點示范工作。

        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我國推動智能有序充電、探索車能融合邁出重要一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之快超乎想象。保有量的持續(xù)擴大,使汽車行業(yè)歡欣鼓舞,但為電力行業(yè)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挑戰(zhàn)。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9%。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7.8%。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312.8萬輛,同比增長41.6%,創(chuàng)歷史新高。

        電動汽車既用能,又可儲能,一方面可提升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的消納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同電網友好互動,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穩(wěn)定性。隨著保有量的增長,電動汽車與電網系統(tǒng)的耦合程度愈發(fā)加強。

        因此,智能有序充電勢在必行。

        在國網智慧車聯(lián)網技術有限公司的巨幅屏幕上,無數綠色光點閃爍,實時顯示不斷變動的當日充電電量、充電樁數量、累計充電電量等數據。

        這是國家電網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車聯(lián)網服務平臺,借助平臺,車主僅需通過“e充電”App,便能在全國各地充電。

        “點開‘e充電’App,里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即時充電,另一種是有序充電,在滿足用車需求前提下,盡量選擇電價低谷時段充電,不但充電更便宜,還能充綠電。”國網智慧車聯(lián)網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說。

        “大量的電動汽車無序隨機接入電網,會出現(xiàn)‘峰上加峰’的現(xiàn)象。”王文說,以北京為例,大部分電動汽車車主充電時間是晚6點下班后,此時正值居民用電晚高峰,這就與居民生活負荷高度重疊,拉高居住區(qū)峰值負荷,影響電網設備的經濟性和安全性。智能有序充電通過對電動汽車充電的時間、功率進行規(guī)劃和調節(jié),再輔以價格調節(jié)機制,實現(xiàn)削峰填谷,緩解配電網運行壓力。

        當前正值迎峰度夏關鍵時期,智能充電樁和儲能等資源通過虛擬電廠,積極參與電力保供。虛擬電廠憑借能源互聯(lián)網技術,將閑散在終端用戶的充電樁、儲能等電力負荷資源聚合起來,并加以優(yōu)化控制,參與電網運行。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的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目前已接入1.8萬支充電樁。充電樁等電力負荷側資源通過技術和算法聚合控制后,相當于一個云端電廠,可隨時響應電網調度進行調峰,同時滿足深圳海量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上海,7月14日國家電網組織了電力調節(jié)測試交易,在智慧車聯(lián)網平臺支撐下,2家充電樁運營商參與響應,30分鐘內快速削峰1.15萬千瓦充電負荷。

        智能有序充電,使大規(guī)模的充換電需求由負擔變?yōu)閷毑亍k妱悠囀莾?yōu)質的柔性負荷,其電池可通過數字化技術轉變?yōu)橐苿觾δ埽A侩姵刂悄艹浞烹姡蓪崿F(xiàn)車與電網雙向互動。

        “電動汽車具備負荷和儲能的雙重屬性,是具有高度靈活性的移動儲能單元。未來合理引導新能源汽車錯峰充換電,實現(xiàn)智能有序用電,將對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起到優(yōu)化調節(jié)作用。”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院長杜忠明說。

        在廣東電網中山供電局智慧能源示范項目現(xiàn)場,一套更加“聰明”的用戶側分布式儲能柜已投入運行。“每個繁忙的充電站背后都應該配上這種儲能柜。”中山供電局東區(qū)分局副總經理曹傳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儲能柜能在夜間低谷期充滿電,而在白天高峰期“反向”為充電站提供86千瓦的削峰填谷功率,“172千瓦時的容量能讓3臺續(xù)航450公里的電動汽車充滿電。”曹傳雙說,這套設備的充放電策略實現(xiàn)全部智能自主控制。

        按照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測算,到203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累計保有量將達到1億輛左右,動力電池的儲能潛力超過40億千瓦時。隨著車網雙向互動技術的不斷成熟,電力系統(tǒng)運行的靈活性將大幅提升,可在削峰填谷、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

        杜忠明表示,建設車能融合發(fā)展新生態(tài),是支撐新能源汽車及上下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舉措,未來要加快推進車能融合頂層規(guī)劃設計,加強核心技術及標準規(guī)范研究,開展車能融合典型場景應用示范。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